生態文明評價考核的大鵬探索

發表時間:2021-03-30 來源:《中國生態文明》雜志2021年第1期

生態文明評價考核的大鵬探索

三項內容,雙組長雙考核雙監督,多項改革成果為首創

洪曉群

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有哪些探索?

◇ 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大鵬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生態文明工作考核體系和區級單位評價考核體系等3個部分;

◇ 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小組和考核專家組“雙考核”機制;實施黨工委管委會督查室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雙督查”模式。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果?

◇ 構建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

◇ 構建灣區特色生態經濟評估體系;

◇ 沙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獲部、省領導批示肯定;

◇ 出版全國首部灣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量化評估專著;

◇ 率先提出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

◇ 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入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案例。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有多大?

◇ 2020年度空氣質量優良率97.8%,PM2.5年均值17.3微克/立方米,臨近世衛組織第三階段標準;

◇ 消除黑臭水體比市里要求提前兩年半完成,2020年轄區河流水質100%達IV類以上,其中90%達Ⅲ類以上;

◇ 6個近岸海域監測點水質動態保持國家一類水質標準;

◇ 自然岸線保有率達65.61%、河湖岸線保護率達100%;

◇ 獲評以珊瑚保護為主題特色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大鵬新區(以下簡稱“大鵬”)位于廣東省深圳市東南部大鵬半島,三面環海,是深圳市重要的“生態基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作為深圳市唯一不考核GDP(國內生產總值)的“生態特區”,大鵬先后被確定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同時還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中國天然氧吧和中國最美縣域等榮譽。

大鵬堅持“生態立區,經濟強區”發展定位,圍繞打造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的目標,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積極探索推動綜合改革試點,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深化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機制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構建基于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豐富綠色發展評價指標和工作內容,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一、高度重視,健全考核機制提供生態文明建設制度保障

以考促效,樹立綠色政績觀。2013年,深圳市將環境保護實績考核升級為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被媒體譽為“全國生態文明第一考”??己擞缮钲谑薪M織部全程指導,每年考核結果上報市委常委會通過,由市委市政府通報。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作為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導的少數專項考核之一,為大鵬領導干部樹立綠色政績觀提供了鮮明導向。在此基礎上,大鵬建立了區級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對轄區內各單位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考核結果由大鵬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通報并納入區級績效考核,有效引導各級領導干部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一步促進綠色政績觀的樹立。

黨政同責,建立“雙組長”機制。大鵬成立“大鵬新區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小組”,由新區黨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出任領導小組“雙組長”,負責領導、組織、協調生態文明建設和考核工作,通過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考核工作。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一負責人,從決策層面引導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雙提升”。

科學規劃,統籌推進生態文明考核。對照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要求,結合大鵬實際,制定和實施大鵬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案。構建對區級各考核對象的評價考核體系,科學、有力地落實大鵬各項生態文明建設任務和評價區級各考核對象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

督考結合,實施“雙考核”“雙督辦”。實施大鵬新區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小組和考核專家組“雙考核”機制。領導小組組長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等級評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察員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專家等組成考核組進行年終集中評審評價。同時,實施黨工委管委會督查室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雙督查”模式,對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和滯后任務實行專項督查督辦,確保各項有關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二、以考促建,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奠定體系創新基礎

合力攻堅,全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成立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編制印發行動方案,明確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目標,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目標及任務全面完成。在藍天工程方面,采取“大鵬藍”可持續行動,實施“無人機+地面巡查”揚塵檢查、“遙感監測+人工卡口”機動車檢測等精細化管理工作機制,實現2020年度空氣質量優良率97.8%,同比提升7.4個百分點,PM2.5年均值1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臨近世衛組織第三階段標準,空氣綜合指數連續8年全市第一。在治水提質方面,高位推動,9位區級河長牽頭負責河湖治理保護,在2017年即穩定實現4條黑臭水體不黑不臭,比市里要求提前兩年半;積極落實“治水與治城相結合”,完成的禾塘三部曲(禾塘山水、荷塘月色、禾塘濕地)成為新的特色網紅打卡點;多部門開展Ⅴ類水體溯源整改,實現2020年轄區河流平均水質類別均達到IV類以上,其中90%達到Ⅲ類以上。堅決打贏凈土保衛戰,嚴守土壤安全底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

陸海統籌,加快建設美麗海灣。構建全國首例海洋生態環境“五聯共治”模式,生態環境、規劃和自然資源、海洋綜合執法、海事、海警等五部門簽訂《大鵬新區海陸統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合作備忘錄》,探索形成“信息共享、聯合會商、聯動執法、聯合督查”四大機制。常態化開展“陸岸巡查、海上巡航、無人機巡檢”,實現入海排口巡查全覆蓋,獲評深圳年度基層工作創新典范。6個近岸海域監測點水質動態保持國家一類水質標準。同時,還高規格開展“美麗海灣,大鵬先行”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官湖海灘成為全市唯一“2020年廣東美麗海灘共建行動”試點,大鵬灣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系統推進,嚴格守護生態安全。嚴守生態紅線,完成《大鵬半島生態廊道體系建設研究》,建成全省首個跨橋式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為豹貓等野生動物穿越打開生命通道。大力推進沙灘保護修復工程,實現自然岸線保有率達65.61%、河湖岸線保護率達100%。完成全市首個區級森林城市建設詳細規劃,深入開展森林撫育,森林覆蓋率達77.58%。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5年全省第一。作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大鵬積極維護305平方公里的海域、128.12公里的海岸線,獲評以珊瑚保護為主題特色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成立全國第6個水生野生動物的全國性保護聯盟——中國珊瑚保護聯盟;于2020年成功舉辦首屆全國珊瑚日活動,拉開了中國珊瑚普查的序幕。

立足生態,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率先將EOD模式作為發展主戰略,2020年將壩光生物谷片區推薦為全省唯一申報國家EOD模式試點案例。出臺發展實體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保障性政策文件,大力構建特色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生物、旅游、海洋等特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GDP占比逐年提升,“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在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上寄語“生物醫學在大鵬新區茁壯成長,并取得豐碩的成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基礎要素和創新能力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長126%,市級以上創新載體增長47%,全區專利授權量增長翻番,創新發展動能顯著增強,綠色產業體系發展邁出新步伐。貫徹落實資源綜合利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保持100%。

示范引領,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全面實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持續開展大鵬半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生態文明綜合指數、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城市生態生產總值核算(GEP)體系研究和應用,構建灣區特色生態經濟評估體系。沙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獲部、省領導批示肯定。出版全國首部灣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量化評估專著《大鵬半島生態文明建設量化評估機制理論與實踐》,《大鵬新區生態文明社會行動體系建設案例》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案例選編和《綠色發展改變中國》。率先提出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全省唯一環境資源“三合一”審判法庭落戶大鵬,為碧水藍天凈土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2020年,大鵬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入選國發中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固定調研點,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入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案例。

三、先行先試,探索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體系

綠色發展,落實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發展理念和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推進綠色發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了“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大鵬作為深圳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驗區,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文明建設和考核評價方面,先行探索實施綠色發展機制,構建了符合大鵬新區特色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并積極推動開展GEP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途徑的探索。

久久為功,實施常態化的大鵬新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大鵬在2015年開展了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研究,建立GEP核算體系,現已完成2015~2019年大鵬GEP核算。2019年大鵬GEP值2873.20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生態產品、生態調節服務、地表水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等指標不斷提升和改善,有效推動大鵬GDP和GEP“雙提升”。2020年,大鵬在GEP核算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工作的基礎上,從探索GEP應用方式著手,開展基于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研究,初步構建了一套符合大鵬實際情況的評價考核體系,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成果應用。

改革創新,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體系。綜合分析GEP核算體系與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的關聯性,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大鵬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生態文明工作考核體系和區級單位評價考核體系等3個部分。目標評價考核體系全面評價環境質量、生態保護、資源利用、公眾參與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等在內的16項考核指標,引導形成目標與成效雙導向工作思維。工作考核體系涵蓋污染防治攻堅、生態保護修復、綠色生產生活、文化服務和工作實績等在內的23項指標,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有序開展、按時保質完成。區級單位評價考核體系通過設置各單位年度GEP值變化系數,調校其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完成情況得分,綜合評價各單位工作產生生態效益,引導各單位不僅要完成工作的“量”,而且要更加注重工作的“質”。

強化應用,探索形成以考核評價推動綠色發展新格局。建立和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充分發揮了考核“綠色指揮棒”的重要作用。一是可以強化規劃統籌,增強綠色發展系統性。通過健全涵蓋源頭、過程、結果與責任追究全過程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體系,引導形成目標與成效并重的綠色發展政績觀。二是可以強化部門合作,拓展綠色發展的協調性。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增加生態效益評價,健全涵蓋生態環境保護、經濟轉型、經濟產業、綠色生活等方面的考核體系,有利于提升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導綠色發展的全面性。三是可以強化過程監督,健全綠色發展的實效性。在考核過程中加強定期評估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開展考核全流程跟蹤問效,及時評估考核成效,納入績效考核,有利于進一步發揮考核綠色導向作用,強化相關責任主體意識。

(洪曉群,廣東省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局長。原標題《大鵬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再探索,推動綠色發展實現新進步》)

 

相關鏈接

又紧又浪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