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同心戰疫情 | 張飆先生以筆當戈,致敬“抗疫”英雄
發表時間:2020-02-21
來源: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
當前,舉國上下正奮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各自優勢,守望相助、傳遞愛心。有感于此,我會常務理事、著名書法家張飆先生,以《舉國同心戰疫情》為主題,創作了二十三篇古體詩新作,并將其二度創作成獨具特色的書法作品,以此致敬奮戰在抗擊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們,聲援戰“疫”。
這二十三幅詩書合璧的力作,筆墨酣暢,凝重而飄逸,規范而靈動,集傳統審美韻味和現代審美價值于一體,展現了張飆先生作為書法大家超高的創作天賦和高雅情趣。同時,以詩書記錄全民抗擊疫情行動的創新方式,也彰顯了先生身為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社會擔當。細細品讀佳作,倍覺字里行間氣勢雄渾,鼓舞我們,懷揣信心和勇氣,共克時艱、戰勝困難!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但只要各行各業各盡其職,人民群眾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致敬鐘南山院士◎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一)
人民健夢怎能圓?為此鉆研解萬難。大愛醫德昭北斗,優方藥略比南山。攔非典,戰肺炎,涉險沖關總最先。力聚應急推體系,心融公眾建平安。
鐘南山院士是改革先鋒,獲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當年是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做出重大貢獻?,F在以84歲高齡戰斗在最前線,領軍抗擊冠狀病毒肺炎,舉震驚世欽佩。
致敬一線的醫護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二)
爭鋒疬疫奮沖前,救死挽生心意拳。身戰毒魔擔巨險,魂縈患眾送靈泉。舍一己,獻病員,偉大原來蘊自然。欲覓人間天使處,白衣飄在“隔離間”。
讓我們共同向冒著生命危險,戰斗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致敬戰斗在第一線的解放軍◎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三)
疫情阻控有雄軍,部隊出如定海針。組派名醫一線赴,攻研藥效萬方尋。專院建,病患分,治速測精緩眾心。巨險重關何可破?井岡延水育忠魂。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解放軍是一支“定海神針”般的力量。除夕馳援武漢疫區,軍地協作防控疫情,救治科研雙軌并行,緊急建設醫院,調集大量物資,同時開展戰“疫”“武器”科研攻關。由軍科等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通過審批,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快速、簡便、精準的檢測方案。
致敬一線采訪報道的媒體朋友◎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四)
傳媒記者似癡迷,遇難逢災必立趨。筆伴危情書摯愛,心同民眾共呼吸。生存鏈,病毒謎,細事微節系大局。境險明知甘愿赴,家國使命總相依。
眾多媒體記者冒著危險,深入抗疫前線,發來大量實地報道,為了讓大眾隨時了解真實情況,激勵人們團結一心、戰勝疫情,作了大量工作。
致敬疫區供電供水供暖系統堅持上班的人們◎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五)
千家閉戶隱房間,未可稍停水電源。冒險操勞形影默,英雄或許最平凡。燈長亮,茶長歡,長送溫情暖世間。名姓史書雖不記,人民生命卻相連。
千家萬戶不出門的時候,供電供水供暖系統的人們卻一定得冒著危險上班,以保證大眾的正常生活,從而保證社會的穩定?;蛟S沒人記得他們,沒人想起他們,但是每一個人都需要他們!
贊火神山醫院快速建成快速使用成為戰“疫”主力軍◎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六)
九天崛院震山河,決策施工顯厚德。先砍傳源千路斷,再抒體健萬情灼。確診治,疑似隔,神火克金斬冠魔。百種邪妖一劍滅,三軍出手盡華佗!
致敬為疫區運送物資的交通人員和疫區堅持工作的公共交通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七)
輪飛有險自當知,愿選出行已忘私。車載人民生命線,心融大眾摯情思。
逆風走,冒危馳,戰疫方彰壯士姿。最盼剪燭說勝利,笑談惴惴此心時。
連日來各種急救和生活物資源源不斷運送到疫區,其中交通人員冒險出行,功不可沒。同時在疫區堅持上班的公共交通人員,保證了人民的需要,為維護大局穩定做出了貢獻。
致敬戰斗在武漢前線的少將科學家陳薇院士◎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八)
攔擊非典建奇功,防治埃博鑄藥成。戰疫江城攻冠秘,終突核底最深層。
速度快,測度精,確診試盒聚愛凝。智慧女神何所愿?人民健夢畢生情。
中國首席生化武器防御專家陳薇少將第一批進駐武漢后,很快就帶領團隊實現了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在確診醫治中起了重大作用。非典期間,她在研制的藥物對防范一線醫護人員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她在埃博拉病毒、炭疽桿菌等多種病毒的治療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還在奧運安保工作成功處置了數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為中國奧運成功舉辦做出了卓越貢獻。此次戰疫中,這位智慧女神又發揮了重大作用,提高了人民依靠科學戰勝病魔的信心。
致敬武漢方艙醫院的決策和建設◎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九)
方艙首啟解危難,大策頻出智慧寬。
體館展廳學校院,秒成醫務救生船。
容“四類”,各空間。全面控收疫病源。制度催生高速度,舉國一致破千關!
大規模啟用方艙醫院,是我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首次采用的重大舉措,對當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截至4日晚,武漢方艙醫院已有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等11家,接診床位增至萬余張。便于對前期居家觀察的“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采取集中隔離觀察措施,更有利于集中收治、控制傳染源。方艙醫院的飛速建設,也凸顯了我國舉一國之力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凸顯了全國一盤棋的精神。
致敬緬懷在抗擊疫情中犧牲的李文亮醫生◎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
良心報警最先聲,扼腕真知敗鈍冥。戰疫奮身托大愛,一生燃盡化光明。疫情緊,險象重。域外強敵虎視獰。萬眾凝心奪全勝,方能相慰烈士靈。
李文亮醫生最早發聲提醒疫情,反被訓誡,令人扼腕。國家監委已派專組赴鄂調查,相信會有公正評價。李醫生投身防控疫情戰斗前線,不幸染病壯烈犧牲,既是實事求是的榜樣,又是為人民奮斗畢生的榜樣。我們緬懷他,向他致敬!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國外敵對勢力頻頻制造事端。值此國家民族關鍵時刻,我們唯有萬眾一心,奪取戰疫全勝,方能以慰烈士在天之靈。
致敬犧牲在抗疫前線的人民警察◎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一)
和平年代有犧牲,控疫前沿亦戰爭。血染警徽添異彩,魂融華夏護安寧。佳節至,皎月明,摯愛親人在夢縈。捧起元宵端起酒,淚飛恭敬眾英雄。
據報道,已有近10位公安民警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用熱血鑄就了警徽榮耀。近日,公安部啟動戰時表彰機制,追授五位民警何建華(50歲)、李弦(37歲)、程建陽(45歲)、尹祖川(47歲)、劉大慶(57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元宵佳節,他們已不能和家人團圓。但他們的英魂永遠守護著我們。
致敬戰斗在第一線的社區和居委會工作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二)
社區居委最基層,抗疫筑墻第一重。登記巡查排亂緒,隔離服務送溫情。部委辦,科處廳,繁事沓來只身承。職小卻撐華夏鼎,萬磚齊聚即長城。
小區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戰斗在第一線,是抗疫阻擊的第一道防火墻。進小區量體溫,叩門登記填表,照顧被隔離的人,上面各個部門到社區的工作,最后都需要他們落實。這些千千萬萬最基層的工作人員是共和國大廈地基的重要組成部分。
贊中央讓各省分包湖北各市的決策◎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三)
運籌決勝遣強兵,各省分攻鄂地城。財力物資援后盾,名醫大院赴群英。部署迅,策劃精,將帥謀神萬軍雄。唯我中華能此略,舉國鑄劍斬魔風。
戰疫關鍵時刻,中央部署重大決策,讓16個省市分別對口湖北的16個市。各省已經拿出雄厚資源,派出頂尖名醫,馳奔湖北。凝聚全國之力,圍剿冠毒,殲滅疫情,這是只有在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提出和實施的舉措。將帥有謀,三軍神勇,全民聚力,決勝可期。讓我們為中央決策點贊!
致敬非常時期菜場超市商店堅持工作的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四)
生活用品未曾存,惴惴出門菜市尋??谡譄o遮春意暖,笑言互慰送溫馨。備貨快,消毒勤,米面鹽油蘊熱忱。從未相識來往客,災時俱是一家人。
非常時期,日常生活用品的供應更加重要。在菜場超市商店堅持工作的人們,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習主席關于“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指示,為大局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致敬世界各國的真情援助◎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五)
逢災相助見真情,人類互幫命共生。涓細流宏皆永記,中華恩怨最分明。
山川異,難同承,帶路融心化赤誠。聚力神州奪決勝,冠霾掃盡宇天清。
中國抗疫得到多國真誠援助。這是人類愛心的體現,是中國多年來無私援外的回報,也是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決策對世界貢獻的回饋。“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我們點點滴滴銘記在心。在向國際朋友致敬的同時,我們也知道,最后奪取抗疫全勝,只能依靠我們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致敬生產和運送抗疫急需用品的人們◎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六)
防衣口罩告緊急,控疫安居卻最需。夙夜開工添助力,臨時轉產損無惜。百業聚,億心齊,險路飛車送疫區。國難來時民氣壯,中華萬域一盤棋。
疫情突然爆發,防護衣、口罩等抗疫物資告急。此時,一批廠家急國家之急,緊急生產,連夜送到疫區、醫院。還有的工廠,不惜受損,緊急轉產生產抗疫物資,有力地支持了抗疫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全國一盤棋”的精神。
致敬抗疫中堅持工作的快遞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七)
避疫宅屋網購頻,全憑快遞往來奔。妻兒牽掛電商盼,重擔家國在一身??餐旧?,風雪侵。成家創業靠辛勤。豪情未必飛千丈,默默耕耘最動人。
大多數人宅家不出之時,快遞人員卻在為群眾的需要頂風冒雪、辛勞奔波,為人民的生活安寧默默付出。他們承擔著自己家庭的重任,也在穩定大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千千萬萬這樣的小人物,是共和國控疫戰斗交響曲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致敬緬懷犧牲的醫護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八)
控疫殘兇比戰爭,臨危醫護最先鋒。殺冠滅染撲全力,灑露燃心濟眾生。父母戀,兒女情,神歸依舊夢魂縈。身融大地催春醒,愛化天光照月明。
醫務人員貢獻巨大,但也有犧牲。國新辦公布,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有6 名醫務人員受感染不幸犧牲。另據統計,還有至少8名非感染醫務人員因意外情況犧牲,累計犧牲醫務人員至少14人。
我們致敬戰斗在前線的醫務人員,深切緬懷犧牲烈士,并向被感染的同志致以深切的慰問。
贊中央決策中醫藥深度介入抗疫戰斗◎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十九)
重策揮軍戰疫場,神州本草斬冠殃。濕毒祛泄燒先退,經脈疏通體漸強。
神農典,黃帝方,全息辯證斷陰陽。一湯百藥除千癥,華夏醫源浩萬江。
發布會消息:湖北省一半以上的確診病例都使用了中醫藥治療。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是此次疫情救治的一大特色。目前已經派出了3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并且組織全國的中醫藥系統共同向湖北派出醫療隊員,達到2220人。中醫醫療隊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藥的特色。我們點贊中央讓中華傳統醫藥深度介入抗疫戰斗的決策!
致敬冠病康復后捐獻血漿的人們◎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二十)
病愈身康抗體存,血漿立獻救他人。恩相互報層接力,愛有承傳古到今。同舟濟,陌路親,心凝能克萬敵侵。中華聚此民魂在,雪宇天荒盡化春。
冠病康復患者體內有大量綜合抗體,可以對抗病毒。2月14日,即捐獻血漿倡議書第二天、公開招募獻血者第一天,武漢就有康復患者獻血。上海、廣東等地也有許多康復患者報名捐獻血漿。他們說,“國家救了我們,我們也要救更多的人”,“回報社會,終于可以出一份力了”。平凡之身可以報國,他們的行動傳遞著愛與希望,詮釋著中華民族同舟共濟、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致敬電信網絡系統工作人員◎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廿一)
宇遠星遙慧手穿,環球秒變小空間?;鹄拙蘧W如飛建,萬戶信息剎那傳。智能闊,云路寬,隱身戰疫最前沿。此生未必能謀面,服務隨時你身邊。
在當今網絡時代,各級領導抗疫部署指揮,危重病人遠程實時會診,抗疫在家對外聯系購物,都離不開網絡電信?;鹕裆胶屠咨裆结t院的建設,最先建成開通的就是包括42個4G/5G基站的無線通信設施,在收治病人前實現了網絡全覆蓋。拿起手機,我們或許想不起他們,也見不到他們。但是,他們必須在疫情下堅持工作,才能保證戰疫順利、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
贊抗疫復工兩不誤的決策實施◎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廿二)
抗疫復工兩并行,國經有序保平衡。民生重項機須握,社會急需秒必爭。
產鏈廣,監管精??埔幉邷蕼绻谯?。神州浴火豪情更,龍躍天門任馳騁。
習主席指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保持產業鏈總體穩定”。目前,全國在“兩不誤”“兩手抓”“兩手硬”思想指導下,“在抗疫中并進復工、在復工中科學抗疫”,正在恢復經濟秩序,以保證國民經濟平衡、社會平穩向前發展。
向中國航天人致敬◎舉國同心戰疫情
(《鷓鴣天》之廿三)
火箭復工刺太空,西昌烈焰破黎明。星連鏈路銀河赴,技繪云圖繞地行。
科聚力,慧攀峰,急難最是見英雄。舉國戰疫沖關際,盛謝航天助壯情。
全國抗疫關鍵時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今天早晨5時07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刺破太空,一箭四星,將4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搭載的都是新技術試驗衛星,用于在軌開展星間鏈路組網及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中國航天人用自己卓越的成績為全中國加油,我們向航天人致敬!
張飆簡介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國文聯第六屆、第七屆全委委員。軍地書畫研究院院長,和平世界書畫院院長。
曾任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科技日報總編輯、中國藝術報社長、高級記者、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副會長。
曾舉辦8次個人書法主題展覽,出版了十幾本著作。
曾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首屆郭沫若文學獎”。獲“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六次獲中國新聞獎。被評為全國優秀離退休老干部代表,受到習主席等領導接見。
現有社會職務: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書畫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北京林業大學國學院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