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繪就最美城市底色

發表時間:2021-03-22 來源:《中國生態文明》2021年第1期

時代出卷 我們答卷 人民閱卷

大上海繪就最美城市底色

PM2.5 年均濃度降到 32 微克 / 立方米,主要河流斷面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 9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 8.5 平方米

作者:丁波 蔡新華

在日前舉辦的上海市政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程鵬宣布,上?!笆濉鄙鷳B環境保護規劃中的各項指標全面完成,環境質量改善等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數據顯示,2020 年,上海市 PM2.5年 均 濃 度 為 32 微 克 / 立 方 米,較 2017 年下降 11.1%;環境空氣質 量(AQI) 優 良 率 為 87.2%,較 2017 年提升了 6.9 個百分點。主要河流斷面水環境功能區達標 率 為 95%, Ⅱ ~ Ⅲ 類 斷 面 占74.1%,較 2017 年提高 50.9 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基本消除。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 95% 以上。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 18.4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 8.5 平方米。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上海居民對于近年來逐步改善的生態環境給出了越來越高的評價。調查數據表明,2020 年,上海公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率較 2015 年提高了11.6 個百分點。

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排頭兵,始終保持高質量發展,體現了經濟中心的擔當、彰顯了超大城市的韌性。在人口、經濟、能源消費總量保持增長的同時,上海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這背后都是上海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舉措。

 

齊心協力留住藍天白云

經過 5 年的努力,上海已陸續建成了由 55 個空氣質量常規監測站點以及崇明東灘、青浦淀山湖、浦東等 3 個“超級站”組成的環境監測網絡。

除此之外,上海還在 20 輛公交車和 100 多輛出租車上安裝了實時揚塵監測設備,每 5 秒上傳一次經過路段的大氣污染物實時濃度數據。數據經過運算處理后被賦予 10 種不同的顏色,形成彩色線條,即時顯現在指揮控制平臺上。平臺會根據色彩信息的“健康程度”及時提示風險,為管理人員對路段展開精準治理提供決策支持。在固定監測站點和移動監測“情報員”的配合下,上海已搭設了“天羅地網”,實現了對大氣污染源的嚴密監控。

與此同時,上海還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鍋爐和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燃煤電廠全面實現超低排放,全市實現無分散燃煤,燃油燃氣鍋爐基本完成低氮燃燒改造;累計完成工業揮發性有機物企業治理2752 家;不斷提升油品和新車標準,實現“三油”并軌;不斷推進老舊車輛淘汰,累計淘汰黃標車 33.4 萬輛、老舊車輛 21 余萬輛;加大新能源車的推廣力度,累計推廣超過 35 萬輛,總規模繼續處于全球城市前列;劃定并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高排放禁用區,上海港率先實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船舶進入長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核心港口必須使用硫含量≤ 0.5%(m/m) 的燃油,積極推進內河 LNG 船舶應用,在航空、水運、碼頭等領域開展技術節能改造。

突出做好 VOCs 治理也是上海治理大氣污染的重點方向。2014 年啟動了第一輪 VOCs 治理,在全國率先推出“一廠一方案”,重點突出末端治理。2020 年啟動了第二輪治理,采取了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特別限值、精細管理等全流程精細化管控措施。同時開展了低 VOCs 替代示范,積極探索 VOCs 協議減排和減量置換試點制度,構建分級管理的創新減排模式。累計發布涉VOCs 管控的地方標準 8 項,發布石化、船舶、印刷等重點行業技術規范,初步建立起較完善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印發《上海市工業固定源 VOCs 治理技術指引》,為 VOCs 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出臺《上海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企業污染治理項目專項扶持操作辦法》,鼓勵企業先行先試。據悉,上海目前正在編制《上海市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深化治理項目專項扶持辦法》,旨在全流程、全方位鼓勵引導企業進行 VOCs 深度減排。

 

傾心盡力守好一汪清水

南北廳河位于普陀區新楊工業園區的外環林帶,主體部分是一個 2.48 萬平方米的湖,延伸部分是總長 1.2 公里的河道。住在周邊的居民很清楚,這條現在的全市 “最美河道”3 年前是什么樣子。

2017 年,在推進桃浦地區“五違四必”和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中,普陀區和桃浦鎮多部門聯合執法,鏟除了河岸邊的魚塘,斬斷了長年污染的“病根”。

據當地居民介紹,南北廳河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景點,初春看二月蘭的紫、迎春花的黃,還有紫葉李的粉與白;四月賞桃紅柳綠;到了盛夏和深秋,還有色彩斑斕的睡蓮和披上銹色“外衣”的水杉陪伴。

南北廳河的蛻變,是上海河道治理的一個縮影?!笆濉逼陂g,上海全面完成了水源保護區排污口調整,為提升蘇州河環境啟動了四期工程綜合整治,全市 3158 條段河道已于 2018 年底全面消除黑臭,4.73 萬個河湖也在 2020 年底基本消除劣 V 類。

用 3 年修復 1.88 萬條段河道,僅從數量上來看,也是很不容易的。上海是怎么做到的?開拓治水思路,廣泛試點群防共治,充分借助外腦外力,讓民間河長和志愿者成為河道消除污染的中堅力量。

12 名治水管水隊員站在臺上舉起右拳,鄭重宣誓:“控源截污,河道治理,我來治水;溝通水系,門前三包,我來凈水;調活水體,濱海綠廊,我來護水……”這是去年上海市首個村級河長制工作站掛牌成立儀式上,村級“河長”代表宣誓的場景。

“在這里就能看到水庫村中心河、水莊環河等河道的情況,發現問題我們就能及時處理,既省力又及時?!惫ぷ魅藛T現場介紹道。工作站依托原有的村委會活動室,以“一網統管”為抓手,接入河道監控、水質監測等信息系統,將相關制度和工作站成員表、職責分工等信息上墻公示,懸掛轄區水系圖。

上海目前已經建立了“市-區-街鎮-村居”四級河長體系,設立了“市-區-街鎮”三級河長制辦公室,全市各級黨政河長達6000 余名,民間河長達 5000 余名。

與此同時,上海注重強化水岸同治,科學系統治水,明確了“水岸聯動、截污治污、溝通水系、調活水體、改善水質、修復生態”的治水總方針。5 年間,新建 540多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完成 1700余個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和 1.8萬處雨污混接改造,拆除沿岸違法建筑 1800 多萬平方米,整治河道周邊工業企業 3300 余家,有效改善陸域污染直排入河。實施1864 條段 1754 公里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打通斷頭河 2000 余條,輪疏鎮村級河道 1.1 萬余公里,增加了水動力和水體自凈能力。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間,上海重大環境基礎設施能力水平也持續提升。全市完成 31 座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和 17 座污水廠新擴建工程,凈增污水處理規模64.7 萬立方米 / 日,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 96.3%。全力推進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和污水廠大氣污染物治理,完成 10 個污泥處理項目,污水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 100%。完成 1728 個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462 公里污水管網建設,完成雨污混接點改造約 1.8 萬個。實施 38.2 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 84%。

 

不遺余力建好宜居凈土

過去,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可以比喻為“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如今,這個比喻用語中又多了“一間房”。家住九里亭小區的老李最近高興地發現,小區西南角的一片荒地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一處迷人的街心花園,多彩的地被花卉互相映襯,給夏初的花卉“斷檔期”帶來一抹鮮艷的活力。5 年間,全上海增加九里亭路九杜路口這樣的“口袋公園” 200 余座。這些“口袋公園”和社區公園、地區公園組成了“接地氣”的三級體系,占據了城區里的“夾縫”,讓市民有“出門 500 米就有公園”的綠色獲得感。

如果說公園綠地是上海生態藍圖中錯落有致的肌理,那么生態廊道就是骨架?!笆濉逼陂g,上海完成了綠道建設 1093 公里,黃浦江濱江綠道 45 公里核心段實現貫通。另有 17 條(片)市級重點生態廊道基本建成,崇明世界級生態島、長江兩岸等完成造林30萬畝。

在“植綠造綠”的同時,讓受到污染侵蝕的土壤“返綠復綠”,也成為上海打造“生態之城”的主要方向。

不講條件、不畏艱難、不搞變通,投入資金 1.8 億元,開挖 19.51 萬噸,規范處滲濾液置26785.3噸,回填土方116300立方,歷時 71 天的上海市松江區小昆山生活垃圾簡易填埋場整治大會戰于去年 10 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昔日令人望而卻步的垃圾填埋場成了周邊居民紛至沓來的樹林步道,受到了上級部門和當地群眾的高度評價。

為讓老百姓住得安心、吃得放心,上海全力修復在工業發展時期受到污染的地塊。在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和治理修復工作中,上海因地制宜、探索了多種創新模式。

寶山南大治理修復項目,首創“修復工廠”模式,全過程服務于區域整治開發,把區域內不同地塊的污染土壤均匯集到“修復工廠”集中處理處置,修復后在區域內統籌消納,成功實現修復后土壤蹤跡可尋、二次污染可控。

桃浦區域治理修復項目,通過精準識別和科學評估地塊污染風險,探索出“風險管控,分類施策”的治理修復策略。對于異位處置的污染土采用“區域土方平衡、就地消納利用”方案,實現污染土在區域內消化的總體要求,既保證用地的安全,也大幅節約了修復成本、縮短治理年限。

桃浦鎮 603 地塊曾是世界四大活性染料生產基地——染化八廠的所在地,土地營養流失嚴重,是目前上海地區污染體量最大、治理難度最高的地塊。修復之后,這里將成為集城市景觀綠地、甲級商務寫字樓、精品商業MALL等于一體的桃浦智創城。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不久前,上海臨港新片區內企業,梅賽德斯-奔馳零部件制造服務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了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環評審批、排污許可證核發的全流程。常規需要 4 個月才能完成的流程,他們僅用了 40 多天,這得益于臨港新片區環評審批和排污許可“兩證合一”的生態環境審批政策。

這項“政策紅利”是近年來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推出的諸多“硬核”舉措之一。他們圍繞企業在環保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采取了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生態環境督察執法、加強企業服務指導以及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等一系列措施。

據介紹,2020 年,全市千余個項目豁免辦理環評手續,千余個項目以告知承諾方式取得環評批文,約 20% 的項目可以通過非重大變動認定豁免環評手續,1/4的產業園區納入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范圍。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環評審批與排污許可“兩證合一”,約 60% 的項目免于辦理環評手續,80% 以上的項目實施了環評告知承諾。

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生態環境部門積極幫扶。位于奉賢區南橋鎮楊王工業園的上海金石索泰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工業噴涂的企業,過去簡單的末端治理工藝已跟不上現在的環保要求。對于 VOCs 治理,企業通過與專家論證提出要用活性炭吸附-脫附冷凝回收的方式來處理生產廢氣,但投資額較大,經濟負擔較重。奉賢區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與監測管理科工作人員得知后,及時幫助企業了解相關政策并溝通協調。最終,這家企業成功申請進入了當年清潔生產改造名單。企業努力通過了清潔生產的審核、驗收工作,拿到了市財政補貼 40余萬元,成了全區第一家拿到清潔生產補貼的 VOCs 治理企業。

“這筆錢來得太及時,我們將馬上用于廢氣處理工藝的升級改造,”企業負責人感動地說。生態環境部門的貼心之舉堅定了他們綠色發展的信心。

“輕微免罰”幫助企業留住了“積極性”。在近期一次日常監管檢查中,長寧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發現,在一家汽車修理店內,員工正在打磨房內進行汽車批膩子作業,且未關閉大門。這種行為屬于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生產活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設備中進行,并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否則將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檢查人員了解到,這家從事汽車銷售、維修及噴漆服務的汽修店設有噴漆房和打磨房各一間,噴漆房安裝有活性炭過濾設施,當場要求其立即整改??紤]到汽修店這一違法行為屬于首次發現,并當場完成整改,停止違法行為,符合《生態環境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第五條的規定,長寧區生態環境局最終作出了免于處罰的決定?!叭绮皇巧鷳B環境部門對我們免于處罰,一個月的利潤說不定就又要泡湯?!逼薜曛魇指锌?,日后一定嚴格守法作業。

除此之外,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是上海市生態環境系統的主要努力方向。各級已陸續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圍繞制度創新、模式創建、平臺搭建和政策支持等啟動研究和試點創建。

2020 年底,上海正式啟動了首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范區的建設工作。市生態環境局與奉賢區人民政府簽署《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并組織編制了《奉賢區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范實施方案》,按照先行先試、共建共享、創優創新原則,在推動環?!邦I跑者”制度、推廣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示范、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放管服”改革、創新第三方環保服務有效模式、落實綠色金融創新政策和試點街鎮環境綜合管理機制等方面率先開展嘗試,助力奉賢綠色發展,共同打造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上海樣本和示范樣板。

目前,在集成示范合作機制下,已有多家單位分別簽署了《智慧環保共建合作協議》《綠色金融服務合作框架協議》《綠色供應鏈試點推進合作備忘錄》,切實推進相關工作落地落實。

“綠水青山定不負人”。在金山嘴漁村、崇明建設鎮、奉賢青村鎮,假期“一宿難求”的火熱局面,讓居民真正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綠色正在成為上海城市發展最動人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溫暖的亮色。

(作者單位:上海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相關鏈接

又紧又浪人妻